沖孔膜具的工作原理:在(三向力)壓力機上,借助特殊結構模具,在強力作用下,使材料產生塑性—剪切變形,從而得到精沖件。精沖工藝要求三個力,沖裁力PS、壓邊力PR和反壓力PG。
精沖工作過程:
1) 模具開啟,送入材料;2) 模具閉合,在刃口(沖裁線)內外的材料利用齒圈力和反壓力壓緊;3) 用沖裁力PS沖裁材料,壓邊力PR和PG全過程有效壓緊;4) 滑塊行程結束,沖件在凹模內,內孔廢料沖入落料凸模中;5) 壓邊力PR和反壓力PG卸除,模具開啟;
6) 在施加齒圈力的位置,此時作用為:頂出內孔廢料和卸除沖壓搭邊的卸料力PRA;7) 在施加反壓力的位置,此時作用為:從凹模中頂沖件的頂件力PGA;8) 吹卸或清除精沖件和內孔廢料。材料送進完成。;9) 下一輪精沖,送入材料。
1)根據磨損后輪廓變化情況,正確判斷出模具刃口尺寸類型:磨損后變大,變小還是不變。
2)根據尺寸類型,采用不同計算公式。
磨損后變大的尺寸,采用分開加工時的落料凹模尺寸計算公式。磨損后變小的尺寸,采用分開加工時的沖孔凸模尺寸計算公式。磨損后不變的尺寸,采用分開加工時的孔心距尺寸計算公式。
3)刃口制造偏差可按工件相應部位公差值的1/4來選取。對于刃口尺寸磨損后無變化的制造偏差值可取工件相應部位公差值的1/8并冠以(±)。
4)沖模刃口尺寸屬于半邊磨損時:計算方法與前述相同,沖裁間隙和制造公差各取半。
5)采用電火花加工沖模時:一般凸模作基準件,電火花加工的凹模與之配作,保證間隙。
6)若采用成形磨削加工沖模時:一般也是凸模作基準件,凹模按凸模配合加工,保證間隙.
(1)落料設工件的尺寸為D-Δ ,根據計算原則,五金模具落料時以凹模為設計基準。首先確定凹模尺寸,使凹模的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輪廓尺寸;將凹模尺寸減去小的合理間隙值即得到凸模尺寸;
(2)沖孔設沖孔尺寸為d+Δ ,根據計算原則,沖孔時以凸模為設計基準。首先確定凸模尺寸,使凸模的基本尺寸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尺寸;將凸模尺寸增大合理間隙值即得到凸模尺寸。
(3)孔心距孔心距屬于磨損后基本不變的尺寸。 在同一工步中,在工件上沖出孔距為 L± 兩個孔時,,其凹模型孔中心距 可按下式確定。為了保證可能的初始間隙不超過Zmax,即:
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可按IT6~IT7級來選取,也可查表(如表)選取,但需校核。如不滿足上式,但只是稍不滿足可取 ;
x—系數,是為了使沖裁件的實際尺寸盡量接近沖裁件公差帶的中間尺寸,與工件制造精度有關 ,當制件公差為 IT10以上,取x=1;當制件公差為 IT11~13,取x=0.75;當制件公差為 IT14者,取x=0.5。
2.凸模與凹模配合加工
配合加工就是先按設計尺寸制出一個基準件(凸模或凹模),然后根據基準件的實際尺寸按合理間隙配制另一件。特點:模具的間隙由配制保證,工藝比較簡單,不必校核。并且還可放大基準件的制造公差,使制造容易。適用于:異形或復雜刃口。設計時:基準件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應詳細標注,非基準件上只標注公稱尺寸,但在圖樣上注明:“凸(凹)模刃口按凹(凸)模實際刃口尺寸配作,保證雙面合理間隙值Zmin”。
您好,歡迎蒞臨金菲刀具,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